六合彩app

六合彩app > 学院动态 > 正文

文心大讲堂:语音科学的回顾与前瞻

文章来源: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 2025-11-11

11月7日上午,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忠敏教授在逸夫楼511教室作题为“语音科学的回顾与前瞻”的学术讲座。讲座由六合彩app 李莉亚副教授主持,中文系教师及研究生参加。

讲座伊始,陈忠敏系统回顾了语音学研究的发展历程。他指出,对语言学研究的深入,必须建立在对学科历史的宏观把握之上,唯有明晰前人研究的进展与局限,方能在继承中实现真正的学术创新。

紧接着,陈忠敏深入剖析了语音学研究的三个核心层面。第一是语音产出层面,主要关注发音的生理机制,其标志性成果便是国际音标体系的建立;第二是语音传播层面,着重研究声音的物理特性,自上世纪40年代声学分析设备问世以来,该领域已发展得相当成熟;第三是语音感知层面,旨在探索大脑如何解码声音信号,这仍是当前学界面临的最大挑战,被誉为“科学皇冠上的明珠”。

随后,陈忠敏通过丰富案例展示了语言的层级性特征。从有限的区别特征、音段,到上万的语素,再到百万级的词汇,直至无限的句子,语言单位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。这种强大的层级结构与会话能力,构成了人类语言区别于其他动物通信系统的本质特征。此外,在探讨语言差异时,陈忠敏指出,不同语言的关键区别在于语音的组合规律与语法结构。他以英语和汉语的辅音连缀规则为例,清晰展现了语言类型的多样性。同时,他特别强调,当代语言学研究必须顺应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趋势,积极借助先进技术探索语言的大脑编码机制。

讲座尾声,陈忠敏聚焦语音感知研究的前沿动态,详细讲解了“类别感知”“补偿效应”等独特认知机制,揭示了大脑处理语音信号的内在原理。在交流环节中,他鼓励青年学子夯实跨学科基础,熟练掌握英语能力与统计学方法,以开放的姿态迎接语言学研究的新时代。

照片

(龙婉婷)